一、大赛国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是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本专科所有专业大学生的一项赛事,自2011年起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3届,并在2023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排行榜观察名录。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注重参赛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素养的培养,注重和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紧密结合。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人类社会迎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数字素养成为提升国民素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大赛组委会决定,自2024年第十四届起将大赛名称改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字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并在竞赛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上将更广更新,以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大赛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理念,以提升大学生面向未来的数字素养为目标,并致力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在各个专业领域学生中的普及。在赋能全体大学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同时,又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赛项的设置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在校大学生的IT应用和实践综合能力和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大赛伴随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入微软、金山等国内外先进IT企业的最新技术,为参赛院校和选手提供优质的竞赛学习资源、实训平台、权威认证证书以及大量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助力实现引岗入赛、引赛入课和赛证结合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二、参赛对象
大赛面向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学生。
三、竞赛项目(信息技术基础、低代码编程、数字农林、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
1、信息技术基础赛道
包含(1)信息技术与素养赛项;(2)WPS AI智能办公赛项;(3)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Word);(4)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Excel);(5)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PowerPoint);(6)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赛项;(7)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赛项;(8)计算机行业技术用语赛项。该赛道与微软,金山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将体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元素,如人工智能,大数据,RPA 等融入到各个赛项之中,助力学生从信息素养向数字素养的升级。
2、“久其女娲杯”低代码编程赛道
该赛道主要进行低代码编程竞赛,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考察选手产业认知能力、信息化意识、数字化思维、项目化逻辑等综合能力及素养,掌握利用低代码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技术路径。竞赛命题涵盖业务需求分析、数据填报收集、数据模型构建、生产流程融合等环节,旨在培养选手快速应用新技术、探索新业务变革以及领域创新的能力。
3、“随机数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赛道
包含(1)人工智能编程赛项;(2)数据标注赛项;(3)AIGC数字艺术设计赛项。该赛道定位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和实践,把人工智能产业真实的技能要求、能力要求体现在竞赛内容设计当中,并在竞赛环节融入实战项目案例。赛道包含的三个赛项均为当下人工智能产业迫切需要人才的领域,为解决大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
4、数字农林赛道
包含(1)数字农业赛项;(2)数字林业赛项;(3)数字渔业赛项;(4)数字生态保护赛项;(5)数字乡村赛项。
该赛道基于国家新工科与新农科背景,契合国家农、林、水数字化建设战略定位,符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本赛道拟在推动各级院校学生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林业、渔业、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数字素养、人工智能交叉融合能力。
5、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
包含(1)民族非遗文创设计赛项;(2)数字舞蹈编排赛项;(3)民族数字绘画赛项;(4)数字音乐创作赛项;(5)虚拟展览设计赛项。该赛道契合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竞赛方式
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各赛道分为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进行竞赛和评奖。
五、赛事安排(具体安排详见各赛道竞赛规程),决赛时间安排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赛道决赛时间2024.5.25~26
2.“久其女娲杯”低代码编程赛道决赛时间2024.11.02~03
3.随机数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赛道决赛时间2024.11.15~16
4.数字农林赛道决赛时间2024.5.25~26
5.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决赛时间2024.5.25~26
六、大赛报名
大赛由院校统一组织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参赛报名),院校带队教师须与赛务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提交报名信息,大赛“信息技术基础、低代码编程、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数字农林、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赛务工作由北京金芥子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各赛道根据组织方式收取相关费用。
信息技术基础赛道报名费:80元/人/赛项,依据赛项提供在线课程及练习平台,复赛参赛服务费300元/人/赛项,决赛不收取费用。
低代码编程赛道初赛报名费:80元/人/赛项,依据赛项提供本地化练习平台及视频指导课程,复赛参赛服务费300元/人/赛项,决赛不收取费用,特约院校免费。
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初赛报名费:80元/人/赛项,依据赛项提供在线课程及训练平台,复赛参赛服务费300元/人/赛项,决赛不收取费用。
数字农林赛道、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复赛收取参赛服务费300元/人/赛项,决赛不收取费用。参赛人员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初赛报名费包含比赛平台使用等,复赛费用包含评审、参赛(获奖)证书费等。
七、国赛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设置包括参赛选手奖项、参赛院校奖项和参赛指导教师奖项。
1. 参赛选手奖项设置
(1)冠、亚、季军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加决赛成绩前三名选手;
(2)一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加复赛总人数的15%;
(3)二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加复赛总人数的35%;
(4)三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加复赛总人数的50%;
2. 参赛院校奖项设置
(1)优秀组织奖
优秀组织奖为参赛院校总数的10%,根据参赛院校组织报名初赛的人数评比产生;
(2)院校团体奖
院校团体奖按参赛队队员复赛成绩的平均分确定,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3. 参赛指导教师奖项设置
按照指导教师指导的参赛选手获奖成绩评比产生(同赛项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参赛选手获奖,则按其指导的参赛选手所获最高奖项获奖,不重复获奖)。
八、各赛道联系方式
网址:www.51ds.org.cn
微信公众号:DS_51ds
1.信息技术基础赛道
联系人:冯老师13910024643 樊老师15801327509 赫老师18910616870
邮箱:51ds@51ds.org.cn
2.低代码编程赛道
联系人:张老师13439344346 邮箱:zhangjing02@jiuqi.com.cn
3.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赛道
联系人:刘老师13175116306 QQ群:856294598
4.数字农林赛道
联系人:孙老师19537512851 QQ群:751102990
5.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
联系人:赵老师15210560617 QQ群:923935933
九、校赛安排
1. 比赛时间和竞赛方式
根据全国竞赛规程,校赛预计安排在4月20号-21号进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校赛QQ群629021954公布;有意愿参加比赛的同学看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加入QQ群,竞赛方式(平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能力自行在国赛竞赛方式中选择,竞赛平台与全国大赛统一。
2. 校赛奖项设置
(1)一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赛总人数的15%;
(2)二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赛总人数的35%;
(3)三等奖,获奖人数为各组别、各赛项参赛总人数的50%;
(4)每组别晋级国赛人数由国赛组委会决定。
3. 校赛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1) 校赛负责人:常东超
(2) 联系方式:15941323677(手机),02456860837(办公电话)
特别说明:由于本次国赛赛道比较多,校赛负责人精力有限,因此参赛同学除咨询校赛负责人之外还需咨询国赛赛道负责人及联系人,可以加入相应QQ群进行咨询。
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