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 正文

首页

关于开展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学校现组织开展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的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旨在通过资助大学生参加项目式训练,推动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二、项目类型

本次需要申报的大创计划分为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选题要求

1.项目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

2.选题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

3.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鼓励支持学生大胆创新,包容失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4.理工类项目优先考虑作品以实物演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

申报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为主,四年级学生可作为项目成员参与但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

2.申请人为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项目团队成员一般为3-5人,原则上一名学生同一学年中参与项目不得超过2项,且最多只能作为1个项目的负责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联合申报

3.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拟定,或由指导教师提出,学生选择。

4.指导教师同期指导项目不得超过2项。同一项目可以有1-2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具有较好的科研、技术开发或与企业合作的基础,还应有指导时间保证和相应的实验条件保障。

5.2021年度立项的大创计划延期结题或项目终止,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不允许申请项目,项目指导教师不允许担任指导老师。

、申报程序

2023年大创计划的申报使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创新创业平台进行网上在线申报。具体网址:https://cxcy.lnpu.edu.cn/

1. 项目负责人于2023424登陆平台,上传项目相关信息,包括负责人信息、项目详细信息、项目成员信息以及指导老师信息项目类有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项目分类不同,填报内容也不同填报时注意选择项目对应的类型。

2. 项目指导教师及时登陆平台,对所指导的项目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完善项目信息,并于4月22日前进行项目审核。

3. 各学院于4月26日前及时组织项目的评审,对于审核通过的项目要提出评审排序结果。

4. 创新创业学院于5月8前,组织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布校级立项项目以及推荐省级国家级项目名单。

5. 网上在线申报可进行项目双选,即有学生项目雏形但没有找到相关的指导教师的,以及指导教师有项目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学生团队的,学生或者老师可以在平台上传项目基本信息,信息发布后,有意向的老师或学生可在平台进行项目双选。双选成功后,由项目负责人在平台重新申报项目详细信息。

六、项目管理

立项通过后,项目负责人要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加强与导师和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系,并组织好相关报告撰写工作。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内容原则上不得变更,特殊情况经学校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项目团队必须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

七、验收结题

大创计划周期为一至两年结题验收标准执行学校相关规定。

、其他

各学院大创计划工作联络人及需完成项目数

序号

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项目数(下限)

1

石油化工学院

关晓云

15842359082

47

2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郭文淼

13841365237

16

3

机械工程学院

朱晓丹

13841309140

43

4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马丹竹

15242335157

37

5

土木工程学院

李晓红

13624132641

16

6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刘强

13898327758

53

7

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

刘培胜

13898301926

17

8

经济管理学院

李树玲

13500436295

32

9

理学院

张云霞

15241329517

4

10

外国语学院

宇晴

18641335415

10

11

体育学院

南海艳

13941313081

6

12

艺术设计学院

夏薇薇

13541320326

10

13

国际教育学院

梁法将

15804063228

13

14

创新创业学院

白华梅

15141364775

9


创新创业学院

二O二十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